短文:Netbook已死,Netbook萬歲!
從供應到生產,主要的OEM Notebook生產商都從此停止了Netbook的生產。留下來的產能預計會受到受到限制,或製造商簡純地為了滿足客戶的合同義務而作出最後一批的出貨。
iSuppli via ZDNet
在白牌生產商(筆者按:山寨電腦生產商)的熱門電腦產品每年以千萬計的數量出售,Netbook卻在平板影響下出貨量急降,在明年之後可能會跌至實際上的「0台」,開始為此劃上句號。
Netbook,譯作「上網本」、「小筆電」、「輕省筆電」,最初在2007年由華碩的Eee PC帶起的一個風潮﹣﹣當時還未有Netbook一名,後來,Intel給這種新玩意下了個定義:
專門為無線通訊和網路存取而設計的小型手提電腦,價格大約為250美元。因此小筆電擁有搶佔大量市場佔有率的潛力。雖然小筆電和全功能的筆記型電腦之間有明顯的區別,但我的預感告訴我,將會有成千上萬的人被這種廉價的筆記型電腦吸引。
當年的Netbook,主要由三個基本元素構成:
- 低成本
- 網絡
- 可堪使用
第一代Netbook的Eee PC 701,就是由一顆900MHz的Celeron-M 353,配以512MB的記憶體和4GB的SSD,加上華碩自行修改的Xandros Linux而成的一個產品,但沒想到這個一堆Geek的輕視為雞肋的配備,卻因為低售價的關係而大受歡迎。結果,這種「網絡本」就大行期道。
但當Netbook的興起途中,Netbook的「定義」亦悄悄的出現變化…

華碩Eee PC 1005PE
本來Netbook打算作為「無線通訊和網路存取」之用而設的低容量SSD,漸漸的被消費者唾棄,消費者開始追求更大容量的傳統硬碟;而本來以為消費者只是需要用來上上網就可的Linux-based作業系統,也因為消費者開始追求安裝更多的本地應用而漸漸變成Windows XP版本,甚至逼使Microsoft特意因且而延長了Windows XP的壽命。
對,所謂「上網本」的真正繼承者:Chromebook,根本就從來沒有取得過大眾的歡心,明顯地,Netbook當年的受歡迎,從來都不是因為大眾當它是「便宜的網絡電腦」,更遑論是「昂貴的網絡電腦」。
為甚麼大眾想要Netbook?原因只是「便宜」而已。
對,基本上Netbook的出現其實就象徵了「現代電腦」的新里程碑。這個里程碑不是由甚麼新技術或新想法而出現,就只是一個「便宜」而已。
為甚麼「便宜」這樣重要?我在《iPad、Netbook及後PC時代》就提及過:
但在Netbook時代開始,不少人開始買入Netbook作為第二代電腦使用--因為非專業用戶根本他媽的不知道甚麼是多核心、甚麼是Windows XP,只是看到價錢便宜就買下來,根本就不管它快還是慢、功能是多還是少--這就開始了2nd PC的興起﹣﹣以往一個家庭最多只有一台電腦,但在Netbook興起之後,一個家庭當中,會有兩部、甚至多於兩部電腦。
…IDC數據裡,智能手機數據去季已達1.5億部,增長42%,這個數據就算是以往PC業最最最旺盛的日子也比不上:當年iMac G3兩年銷量達200萬台,已經被視為恐怖的紀錄,但2010年第一季,iPad賣419萬台,居然已經被人視為「比預期要低」。消費型電子的增長率是高達這個驚人的地步,以往一家人都未必有一台電腦,現在不少人手上一部智能手機、再加一部平板電腦你們又看見嗎?
一般普通家庭會買兩部或以上的電腦,就是由Netbook時代開始﹣﹣或者說,是電腦開始真正的「大眾化」、「普及化」。而「大眾化/普及化」與「廉價化」,是相輔相承的。「廉價化」的電腦,導致到大眾更積極的去嘗試以往「遙不可及」、「艱黠高深」的電腦,而「大眾化」的出現,又變相推動了電腦的「廉價化」。當天,我是這樣說的:
iMac G3第一代在1999年推出時(編註:筆誤,應為1984年第一代Macintosh),售價是US$1999起,iMac G4在2002年推出時,已經跌至US$1299,去到2008年華碩Eee PC 901時,售價已經是US$499…到了今天,華碩的EeePC 1008的售價只剩US$369,而且還要面對一大堆售價不到US$200的大陸廠來競爭。
在20世紀年代,電腦的「廉價化」是由「摩爾定律」帶動,但當AMD高呼「摩爾定律」失效的時候,是誰主導了電腦的「廉價化?」
也是電腦的「大眾化」和「普及化」。
- 首先,大量的需求,吸引廠商大幅增加產能,大幅增加產能帶來的規模經濟,會大幅使生產成本下降;
- 大量的需求,同時亦大幅增加競爭,為了增加競爭力,廠商亦會盡力壓低售價;
- 高昂的研發成本,也因為產品銷量的急增而大幅被攤薄;
- 消費者的「非專業化」,使消費者愈來愈不去競遂高價高端的產品。
就如當年亨利福特讓汽車「普及化」一樣,隨著電腦的「普及化」,電腦也不斷的「廉價化」。

PC平均售價與銷量的對比。圖片來源:Ben Evans
當今天我們見到Netbook的末日時,這是否代表廠商不想見到的ASP拾級而下的情況已有改善?不是。Netbook不是給高端產品幹掉的,幹掉Netbook的,是同樣賣得很便宜的平板電腦。
當年iPad在2010年年刀推出時時,售Incredible Price的US$499,與2009年後期推出的Asus T91和Samsung N510等Netbook的售價相若;然後是2011年Galaxy Tab、Asus Eee Pad Transformer等售US$399,不久Asus Eee PC 1008就售US$369,接著是7吋的Kindle Fire和Nexus 7,售US$199,這個時候Acer的Chromebook就售US$199。
幹掉Netbook的,不光是一台體驗更好的Tablet,同時也是一台差不多便宜的Tablet。
好吧,「物有所值」的Motorola Xoom現在跑那裡去?如果當時iPad是賣著Xoom的價錢,結果會如何?
平板會把Netbook打跨,除了是因為它的使用體驗更好之外,更是因為它一直都是Netbook的價錢來與Netbook去競爭。
蘋果真的很高端?真的很高價?由Macintosh第一代的US$1999起,到iMac的US$1299,Mac mini的US$599,到iPhone的$649,到iPad的US$499,到iPad mini的US$329,到Apple TV的US$99,蘋果差不多每一代的全新品種的產品,售價都會比售一款全新品種要低,而且,蘋果很多年沒有推出售價超過US$499的昂貴新品種產品。
事實上,目前佔蘋果收入最大宗的,不是昂貴的Macs,而是售價只有MacBook一半的iPhone,以及售價不到MacBook四份之一的iPad。
然後呢?Google由Nexus One售US$599開始,到Nexus 7的US$199, Nexus 4的US$299,Nexus 10的U$399,除了突然昂貴的Chromebook Pixel之外,也是不斷的往下試探著售價的下限。
當售價約US$60美元的Blizzard還在為銷量突破千萬而努力時,售價只有0.99美元Revio的Angry Birds在首年下載量已突破5000萬(連免費版在內)。
當市場領導者的蘋果、Google都在不斷的推出售價更低的產品時,那些滿口毛利率、ASP的廠商和分析師在做甚麼?
當然,售價始終有個下限,總不會永遠的下跌,你也可以繼續針對專業人士及高收入人士,推出高毛利、高增值、高售價的產品,但是,你的產品將不可能在這個大眾市場帶來甚麼漣漪,你也不要再期望你會有甚麼的市佔率。
強調高增值、高毛利、高ASP的專業電腦時代已經落幕。
隨著Netbook的退下,大眾的電腦時代已經真正的來臨。
Netbook已死,Netbook萬歲。